今年71歲的張后玉是樂至縣寶林鎮龍形村4組村民,身患多種疾病,妻子唐素香又是三級聽力殘疾,視力模糊,腿腳也不方便。老兩口平時一個月藥費都要四五百元,但他們倆勤勞肯干能吃苦,去年張后玉就近打零工掙回來4萬元,加上妻子種地喂雞,一年收入達到5萬余元。他們自己富起來的同時不忘帶領鄉親們一起掙錢,獲得村民交口稱贊。今年10月,張后玉被評為樂至縣2020年“脫貧正能量,奔康好榜樣”。
就近務工增收入 帶領鄉親同致富
張后玉的家以前是破舊土房屋,而且位于山坡上,進出走小田埂,極不方便,2018年他家享受異地搬遷政策,住進了平坦地帶的搬遷房,起居生活有了較大改善。家里三畝地種了紅苕、玉米、油菜,如今家里還養殖三十余只雞,多的時候達到上百只。
張后玉在整理庭院
為了進一步改善生活條件,張后玉經常到附近工地上找活做,做一天是一天,工錢不高,甚至有時連活都找不到,一個月只能做幾天?!澳昙o大了,好多包工老板都不肯收,雖然經歷了很多委屈,但還是堅持下來了?!睆埡笥袷智诳炷艹钥?,慢慢獲得了許多包工老板的信任,找他干活的人越來越多,大家有活一般都會找到他,請他帶人干活。
每天有活干,每天都有錢掙,生活也慢慢變得更好,但張后玉沒有忘記村里的鄉親,他走家串戶,組織村里空閑勞動力到縣城附近及周邊區縣務工,主要從事綠化、建筑、修路等工作。村民們在務工中積累經驗,學習技術,多勞多得,工資一天150元左右。
“一般是當天早上老板專門派車來接,晚上送回村里?!睆埡笥裾f,留守下來的村民,大多都要照顧子女或老人,不能離家太遠,這種當天能回來,既不影響照顧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的靈活務工方式,廣受村民們歡迎。
張后玉在紅苕地里忙農活
慢慢地,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張后玉的隊伍,多的時候有三十余人,農忙的時候也有十余人。以他為橋梁,更多用人單位和村民受益,村民有活干,老板也能找得到人干活。
誠實守信助發展 干事創業有擔當
2019年年中,又有包工老板找到張后玉,請他帶人去一處工地修路,答應當月工程結束就結算工錢。張后玉二話不說,立即組織七八名村民跟他去干活。但活做完,工程款一時卻結不了,張后玉先后到當地政府、派出所、用工單位去協調都沒拿到工資。
臨近春節,村民家里開銷較大,紛紛找到張后玉要錢,張后玉既著急又苦惱。為了不讓鄉親們失望,他賣了自家的糧食和雞,湊了1.2萬元給村民們發了工錢。
第一書記楊方華和張后玉交流
“人是我喊去的,出了任何事情都要負責,即使自己困難也要把錢全部支付給村民們?!睆埡笥裾f。這樣的舉動讓村民們深受感動,從此也更加信任他。直到2020年9月份,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,通過法律手段,張后玉終于拿到了拖欠的工錢。
張后玉家2014年被評為貧困戶,2018因異地搬遷政策,住上了新房子,并于2018年順利脫貧,雖然現在身體沒有以前硬朗了,但他沒有停下勤勞的雙手。他相信,通過自己的努力,日子會越過越好。
記者 韓成璽 黎暉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