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可貌相。
去年冬天,小區一老人引起我注意。
那天中午很冷,我下樓倒垃圾,發現他正在撿垃圾桶旁邊的紙箱。
見了我,點點頭,不卑不亢離開。
個子不高,穿得干凈,精精神神,怎么看也不像是缺錢花的人啊。
后來,又多次遇見。
職業習慣,讓我質疑:或許的確困難,或有難言之隱,或是……
今年新冠肺炎疫情,小區一下緊張,人們出行戴口罩,物管經常消毒。
老人我行我素,戴著口罩、手套在幾棟樓房之間穿行,手里提著“戰利品”。
非常時期,實在不妥。
我想告訴他什么,又覺得不適合:畢竟,人是有尊嚴的。
疫情期間,老人的行為自然引起了非議——人們害怕病毒傳播!
一度,老人消失了。
夏天早起,晨練見到他;中午倒垃圾,他在徘徊;黃昏飯點時,邂逅相遇。
才曉得,沒人時,再出現。
不由為老人擔憂:這是何必呢,又賣不了幾個錢,難道家人就不管不顧?!
雙休日黃昏,去府南河邊,無意見到他與家人在散步,歡聲笑語十分溫馨。
一時間,我懷疑是否看錯了。
日前,去郵局取稿費。
等待時,發現他在旁邊寫什么。
我要離開時,他還在那里。仔細看,原來右手腕包扎著,寫字非常困難。
動了惻隱之心,主動過去幫忙。
大跌眼鏡的是:地址為涼山州一希望小學,金額為460元。
見我一臉茫然,老人說這是撿垃圾賺的,想讓山里的孩子們吃塊月餅。
我的眼睛有點濕潤,主動將領到的200元稿費添上去……(重陽)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今日資陽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